廣告變現家
廣告預算怎麼抓

廣告預算怎麼抓?網路廣告如何運用低成本達到高流量?

網路行銷的同時卻不知道廣告預算怎麼抓?真的那麼容易嗎?只要結合時事、活動主題、吸引人的誘因,就能達到理想中的成果!而無論是打算自行投放廣告,或是交由網路廣告公司代操,都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原則,避免大筆廣告費用的浪費。

行銷預算怎麼抓

關於廣告預算基本概念

1. 設立廣告目標

 進行廣告預算分配之前,要先釐清你的廣告目標是什麼?設定廣告目標協助我們在投放廣告時,可以有方向的規劃策略及檢核成效指標。從不同的品牌及產品階段,到受眾在接收廣告後的動作,皆是設定廣告目標時的參考因素。

2. 善用 80/20 法則

將20%的廣告預算佈局新渠道, 而原本80%的廣告預算用於能帶來主要成效的渠道。以Facebook 廣告市場作為例子,早期Instagram尚未風靡全球,其廣告市場就是業主值得嘗試的新渠道。因為新渠道需投入的成本較低,也能撈到不同批渠道的受眾,同時也可以避免受眾因廣告疲乏,而有更好的表現反應。        

廣告預算比例

廣告收費的三大方式

在規劃廣告企劃及預算前,我們應該先設定不同的廣告目標規劃不同的廣告活動。常見的廣告收費方式對應不同導流、曝光、轉換等目的分為以下三種: CPM、 CPC、 CPA。

CPC(Cost Per Click)每次點擊成本

客戶每「點擊」一次廣告內容時,廣告業主需要支付給平台的費用。

CPM(Cost Per 1000 Impression)每千次曝光成本

只要你的產品或是服務「曝光」在搜尋結果或是平台上,就需要支付收費,平台曝光量通常是以千次為單位計算。

CPA(Cost Per Action)每次行動成本

當用戶完成某一個特定的「轉換動作」,如「填寫報名表單」、「購買產品」、「註冊為網站會員」等情況下,廣告業主需要支付平台費用。

廣告預算

廣告預算怎麼抓?

一個成功的品牌,都會將5個廣告目的分配比重,同步進行:

  1. 互動
  2. 流量
  3. 觸及人數
  4. 發送訊息
  5. 轉換

而想讓廣告費用有更有效的發揮,我們應該先用部分的廣告預算測試受眾反應,再針對數據給出的受眾表現,調整整體的廣告策略,最後制定對應的素材內容,將整體預算分配到適合的渠道。多了這些測試與考量,可以避免直接投入大筆廣告費用,而出現預期的廣告策略與實際產生嚴重落差,浪費廣告預算。

實際投放廣告的過程中,我們仍需要持續觀察廣告數據,持續調整廣告策略方向,畢竟廣告策略得隨著出價機制、競爭對手、受眾反應進而改變。